【中国教育报】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新高地”
日前,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杜晓等5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李亚丽等16人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高技能人才荟萃的“集结号”成效凸显,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国家一流职业名校的人才支撑更加坚实有力。而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一直以来,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打造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据统计,学院目前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技术能手21人、山东省技术能手34人、山东省首席技师4人、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5人。学院党委书记宋宁介绍:“教师队伍中的高技能领军人才,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和坚强保障,必须确保他们成长有环境、发展有平台、待遇有保证。”
“我在22岁时拿下‘全国技术能手’,期待我的学生能超越我。”1995年出生的曲笛在学院至今仍保持这一“年轻”记录。2017年,学生曲笛代表国家出战在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斩获优胜奖,这是我国参战该赛项的第一块奖牌。“对于2017年的世赛选手来说,成为全国第一名,代表国家出战并且取得奖牌才能推荐申报‘全国技术能手’,因此这个荣誉含金量特别高,不仅能在一线城市落户,还直接申请山东惠才卡。”
同年,曲笛以特殊人才引进方式在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留校任教,享受中级职称、专业技术10级的待遇,目前是学院西餐专业最年轻的中级讲师、兼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我是老师,也是师姐,所以我非常理解这群20岁左右的青年在想什么,我走过的弯路一定不能让他们踩坑,有一股特别的劲想把他们教好。我现在还报了一个新加坡的烹饪课程,给学生上课时互相讨论各自的课业问题,以自身做榜样让他们体会到学无止境,不断提升。”任教5年来,曲笛结合自身世界级选手的参赛经验,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带领两名学生冲进第45届世赛烹饪(西餐)项目国家集训队,其中1人获得第三名;2019年带领学生在香港国际美食大赛斩获银牌;每年带领学生参战FHC中国国际烹饪艺术比赛,皆有学生在不同的项目中斩获金银铜。
1996年出生的崔建强,在24岁时凭借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铜牌被推荐为“全国技术能手”。与曲笛不同,这名小伙是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深造”。
“我2020年7月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当时面临找工作,就想找一家技工院校积累些大赛经验,为以后求职加码,因而在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注册了学籍。”崔建强说:“巧的是当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新增光电技术项目,有幸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国赛,目前在由全国十强组成的国家集训队中进行集训选拔。”2022年1月,凭借竞赛成绩和本科师范类专业,崔建强通过招聘考试后成为了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一名专业教师。他说:“学院给我提供了与全国精英切磋的平台,并接受顶级专家的培训指导,作为学院教师,又获评技术能手,我感觉对自己的约束会更加严谨了,我会将通过国赛学习的知识和感悟整理成册,未来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
在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发展进程中,高技能领军人才积极发挥优势,起到了关键示范作用。作为工匠精神的传播者,他们纷纷加入党委讲师团、青年宣讲团,面向校内,走出校门,厚植大国工匠情怀,“现身说法”讲好技能成才故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他们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把岗位最新关键技术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建立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在关联;作为技术技能积累的顶梁柱,他们积极参与到技术技能创新中去,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社会服务的压舱石,他们将课堂搬到工厂,将技术带到车间,实现育训成果的深度转化,积极服务企业一线需求和发展。在强大师资队伍的推动和辐射下,三年来,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荣获国家级奖项131项;仅在2021年,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1金1银,在全国电子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竞赛斩获3个一等奖,在全国美发美容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2个一等奖,大赛成果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奋进新征程,技能人才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学院紧紧围绕新时代国家一流职业名校的建设目标,形成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城院方案,构建人才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的城院模式,将专业建在产业上,坚持产教融合育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区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了一批优势学科领域和新兴前沿领域的“领跑者”“开拓者”和“奋斗者”,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新高地”。
做好人才工作既是学院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学院改革发展不断向前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山东城院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也为学院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提速驰骋注入了澎湃动力。
面向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将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推进人才队伍转型,科学合理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构建科学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