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携手,共育智能制造新动能|产教融合再深化,双向赋能育人才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2025年3月12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专业骨干教师团队陈长勇、王志军、张成武等一行赴烟台东方蓝天钛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东方蓝天钛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于明及相关管理层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学生实习就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重点探讨智能制造装备专业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规划。
走进生产一线:探访高端制造前沿技术
调研期间,学院教师团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实地参观钛合金精密加工生产线、智能数控加工中心及数字化质量检测车间。于明详细介绍了企业核心设备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例如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中的高精度要求,以及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焊接、装配环节的实践效能。
教师们结合学院教学需求,重点考察了企业设备与教学资源的适配性。陈长勇表示:“企业先进的生产线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场景参照,未来可将企业典型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掌握前沿技术。”
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定制化培养“即用型”人才
座谈会上,校企双方就学生实习与就业对接达成共识。东方蓝天钛合金公司表示,将为学院学生提供定制化实习岗位,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强化实践技能,并优先吸纳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技术岗位。教师团队则提出,将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强化智能制造、精密加工等前沿技术教学,为企业输送“即用型”高技能人才。
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议题中,学院教师陈长勇回应,未来将引入企业真实生产案例进课堂,共建模块化课程资源,并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双对接。
聚焦专业升级:共建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
围绕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群建设,双方重点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路径。该基地将依托企业生产资源与学院教学设备,打造“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平台。企业方表示将提供先进钛合金加工产线作为实训场景,学院则整合智能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教学设备,共同开发贴近产业需求的实训项目。双方明确,基地建设将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育”原则,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提供技术技能支撑。
双向考察:设备互鉴推动深度合作
为推进实训基地落地,东方蓝天钛合金公司技术团队随后赴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实地考察。企业方现场体验了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的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作站、3D打印设备及数字化仿真系统等教学设备,并对设备性能与企业生产的衔接性提出优化建议。双方约定,未来将定期开展“技术互访”,共享设备升级经验,联合开发实训课程资源。
展望: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
此次交流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下一步,校企将联合申报省级产教融合项目,共建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并探索“校企双导师”培养、横向技术研发等深度合作模式,助力烟台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将持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训基地为纽带,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