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磨课”双轮驱动 夯实思政育人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新学期教研活动
为深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2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开展新学期首次教研活动。活动以“全员教师说课程”与“共同打磨开学第一课”两大主题展开,旨在使教师全面了解课程、精准对接专业、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实效,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开好局、起好步。
精研教学,以“说课”促提升
周炳军、张嘉艺、宋晓琴三位教师分别围绕毛概、德法、习概课程进行说课展示。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融合专业学生特点,谈出了自己对课程的深度理解和创新性思考。老师们提出的“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混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AI等信息化手段赋能高效课堂、“践-思-学-悟-行”五步教学法、项目化的实践活动和教材内容的重构思想,对新时代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念和思路。
说课结束后,学院教研室主任刘琳进行总结点评,强调思政课需勇于创新,要在产教融合观念的影响下,积极融合岗课赛证,构建“理论认知——实践应用——价值内化”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教学,做好新时代思政课堂。
凝心聚力,以“磨课”保质量
教研活动第二项五个思政备课组(习概、毛概、德法、党史、形策)分组开展“开学第一课磨课”活动。各备课组围绕“如何上好第一课”展开深度研讨,通过“集体备课—模拟授课—互评优化”三环节打磨教学细节。
在磨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建言献策,从时政热点的引入、思政元素的挖掘、课件排版的美观性、语言表达的精准性、课堂节奏的掌控性,逐一推敲打磨。大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每一堂课既“有高度”——体现学科前沿和理论深度,又“有温度”——贴近学生实际,激发情感共鸣,确保课堂内容既严谨科学,又生动有趣,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堂体验。
新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集体备课+常态磨课”机制,推动思政课建设与职业教育特色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思政力量。